评估评价

评估评价

评估评价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估评价 - 正文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40年回顾与前瞻

发布日期:2019-03-16   浏览量: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学教学研究不断繁荣和深化,并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们辛勤耕耘,取得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成绩斐然;同时也在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留下了经验与教训,弥足珍贵。

   总结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新时代已经赋予大学教学改革新的使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了“大学教学改革40年与新时代展望学术研讨会”。2018年9 月22—24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共同回顾、探讨了大学教学改革40年不平凡历程,展望了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走向。

 

40年不平凡历程中的积淀与创新

 

   改革开放40 年来,从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到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逻辑体系, 从中国特色大学教学宏观体系的建立,到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大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研究紧密联系,以理论推动实践, 用实践反哺理论。

本次大学教学改革40 年与新时代展望学术研讨会是对40 年来大学教学在改革中求发展、促深化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潘懋元教授对本次会议给予期待、表示祝贺,并关注与会专家学者对大学教学的继往与开来发表的高见。主题报告中,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从历程、成就、现状三个维度回顾了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历程,从量的教学硬件指标角度,充分肯定了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于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者基于教学改革实践的升华。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整理能够清晰的窥见大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和不同时期的聚焦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梳理了40 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研究发展的重大主题与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1985—1990 年聚焦教材建设,属于教材研究范畴;1985—2000 年持续关注必修课”“课程体系,属于课程研究范畴;1995—2015 年出现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关键词,可以归为教学研究范畴;2000—2015 年持续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关键词,可以归为人才培养研究范畴。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边霞教授介绍了基于《中国大学教学》的文献分析, 其研究发现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联系紧密的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是近十年来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及走向。

每一所大学内部的变革与创新都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每一所高校改革关注的重点凝聚成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武汉大学在时任校长刘道玉的领导下,率先实行以教学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包括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度、转专业制度、插班生制,以上举措与成效在当时国内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黄明东教授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介绍了进入新世纪以后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层面的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研究是近期大学研究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这与会上各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相互印证。重庆大学教务处长李正良教授基于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结合重庆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多维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汕头大学教务处长蔡映辉教授介绍了汕头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案;南通大学教务处长丁锦宏教授以南通大学张謇学院为例, 提出了新工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瑞分享了吉林大学人才模式改革历程及开放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长江珩教授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在大学教学改革层面的实践探索和成效。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长缪国钧介绍了本校对于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谌晓芹教授以湖南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为基础,介绍了基于学科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专业+ 辅修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对接、校企协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路径。

另外,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郑文提出了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机制设计。山东工商学院校长杨同毅教授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学生发展的高质量。只有聚焦更稳定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素养以及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围绕这一核心设计。

   教学理论研究升华于教学实践,同时理论研究的宗旨也在于指导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教授认为,教育研究者应多深入到院校研究和教学研究层面,要做教学实验,应致力于与学科专业协同合作,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不惑之困”的反思

 

  中国大学教学在40 年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要以客观的态度反思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40 年改革经验和教训。邬大光教授在谈到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事实上我们对中国本科教育现状的了解,都是在凭经验的,而不是凭事实的。因此,他基于《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客观数据,从专业设置、专业规模、招生规模、专业对口率等多个维度,直面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深刻问题,反思现象并深入其本质。邬大光教授指出,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尚未突破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中国高等教育尚缺乏精英教育的积淀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教授基于2018 年国家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分析认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仍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长边霞教授指出了近十年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存在的问题: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多,科学规范的研究较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多,深度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研究虽关注到具体微观层面,但还有待深入。武汉工商学院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张安富教授也认为理论研究对指导作用甚微。

杨同毅教授介绍了地方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地方重点扶持政策使少数得到资助的高校获得较大的发展,而多数没有得到资助的高校则与这些高校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巨大的投资并没有改变受益学生群体的数量,公共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了地方高校的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武汉工商学院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张安富教授指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教学不重学”“教育不重育”“学习不重习”“知识不重识”“管理不重理”“师生不重生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传统课堂教学范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等问题。

北京大学蒋凯教授指出,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走出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困境:对教学负担和业绩做出明确的要求,加大教学业绩在教师职务晋升中的比重,系列管理,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激励,在学科评估和一流学科遴选中加大教学的权重。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探讨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她认为教学对科研具备文化反哺功能,应当发挥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这是科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提出了对学生的教学倒逼教师的科研的倒逼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雷洪德副教授基于对文华学院的研究,提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需要组织支持。

立足教学本质,展望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学改革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理论研究者深入研究,共同谋划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未来。《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主任杨裕南呼吁, 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在新时代要更加关注我国大学教学研究,深入探讨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赵婷婷教授认为,教学变革的内在逻辑深深蕴含在哲学观、教育观、知识观等变革之中。大学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更要顺应这种更深层次的变化,这不是靠个人的有限经验能够把握的,需要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别敦荣教授认为, 未来的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可以尝试从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等主题方向探索。边霞教授指出, 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应更多开展有深度的学理性研究,将丰富经验提升为理论;深化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及效果的实证研究;加强课程建设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开展大学教学改革的质量、效果及评价指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孔国庆教授从价值性认识和知识性认识两个角度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深刻问题。他认为,若要怀才有遇必须深谙脚下的土地, 揽社会核心价值走向于胸中,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成为讲道德有品质的全面的人。

对于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会代表介绍、提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构想。张安富教授认为,教师应当重构对课堂的理解,提出从目标革命、动力革命、方式革命、行为革命四个维度推进课堂革命。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长项聪教授提出,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打造深度学习的大学课堂,是从建设一流大学到培养一流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厦门大学郭建鹏副教授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大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翻转课堂。在二课堂问题的探讨上,陆国栋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的时空模式,打造学科竞赛新范式。

清华大学文雯副教授基于知识视角,对大学教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大学教学改革要关注不同知识的形态。常州工学院王瑛教授基于结构、建构与解构理论分析了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路向谱系,认为结构主义适应于理论知识教学,建构主义适应于技术知识教学,解构主义适应于实践知识教学。福州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陈兴明研究员在分析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嬗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构以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典型的课程指导思想;应在的基础上着重于的突破,优化大学课程结构,提升大学基础课程设置水平。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985 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邓雁希副教授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本科的问题。她认为,一流本科建设必须有一流的管理保障、一流的教学过程、一流的学习环境。厦门大学教务处长计国君教授从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三个层面构建厦门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设想。他认为,从内涵式发展视角来看,应通过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最终形成有引领的标杆大学。张红霞教授提出,应构建开放的双一流动态评估调整体系。在分类发展、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本科教育也应当分类发展。对于一流大学而言,应当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提高共存度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同类别院校的办学模式不同,应找准各自定位,进行特色发展。湖南省教科院科研处长盛正发教授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首先应该从体制方面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找准定位,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西南民族大学陈达云教授认为,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关键是要走内涵发展道路。要主动推进学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使数量扩张服从质量提高,硬件增加服务于软件升级;从局部调整转向功能提升,从建设大楼转向培育大师;以科学发展为要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学校发展推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更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这就要求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都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