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关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袁贵仁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杜玉波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 董 奇 创新体制机制是高校改革的关键
☆ 它山之石:温柔一刀 -- 中南大学人性化改革探索
本期关注
【按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措施,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深刻认识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何攻坚克难、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这是当前教育领域迫切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期特别选编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相关研究,仅供领导参考。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袁贵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
(一)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这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动力。
(二)教育改革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决定》关于“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和“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新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要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各项改革事业相互配合、协同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也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对此,《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是亮点,必将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决定》还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大的方向就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行动路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一)进一步凝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共识
我们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必须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尽快克服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愿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求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决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加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加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20日01版 有删减)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杜玉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目标,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要的准确把握,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高校来说,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人才培养质量。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要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
要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
要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把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我们今天强调“立德树人”,仍然是要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仅有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路径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不断增添动力、释放活力。
要改革本科教学模式;
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
要建立杰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制;
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学术大师和青年领军人才紧缺;引育高层次人才的机制不活;个别教师师德不高,缺乏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青年领军人才作为重点,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
要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层次领军人才特别是青年领军人才紧缺是一个短板。青年领军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大学的希望和未来。要坚持“引育并举”的原则,重点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放开胸襟积极“引”。既可以利用“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又可以自主制定相关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国家和学校急需的青年领军人才。当然,对引进青年领军人才,一定要全面深入考察,严格人才引进机制,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坚持高质量,防止引进的人学术水平不高、学术行为不端。二是要放开视野主动“育”。既可以利用国家公派留学“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又可以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等自主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要放开手脚大胆“用”。要破除对青年骨干教师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搭建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更多地参与项目决策管理、承担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挑大梁。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建立流转退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将精力投入人才培养,激发青年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要牢牢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两个关键环节。在重点抓好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抓住师德和创新实践这两个关键环节,把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搞上去。怎么看教师的师德?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杆。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教师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课堂、融入课题、融入文章,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的要求。高校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标准,师德有问题的人,不能做教师。怎么加强创新实践?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促进与中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要建立中青年教师校外兼职或挂职制度,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兼职或挂职,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推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要完善中青年教师访学制度,选派他们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以及在职研修等,促进他们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3年11月25日 有删减)
创新体制机制是高校改革的关键
董 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全面系统地提出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和创新举措,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特别强调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保障作用,在高频词汇中,“制度”一词以183次高居榜首。制度创新将是各领域改革的关键,会有效地激发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创新是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大学章程建设是“龙头”。《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制度创新的需要,高校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招生改革、就业机制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革。高校要把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大学章程具有“龙头”统领作用,上承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改革大方向,下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作为“总纲领”,是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根本准则。通过制定大学章程,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和战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明晰学校、学院以及师生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章程要“落地”,配套制度要跟上。全面梳理、健全完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形成相互衔接、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创新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是核心。《决定》指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目前高校在人事管理和学术评价方面多是“一刀切”政策,未根据人才专长和任务特点进行分类管理,缺乏竞争、缺少流动、活力不足,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比较僵化,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结合学科特点,逐步完善数量、质量与贡献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团队评价和个体考核并重,鼓励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进一步破除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健全各类人才队伍管理机制,逐步在教学科研岗位系列实行岗位分类聘用管理模式,实施针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项目聘用、协议聘用等方式,完善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制度,让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改革是保障。《决定》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破解深层次矛盾难度加大,深化综合改革非常迫切。高校的综合改革最终将归结到管理制度的改革。在管理制度方面,目前高校的管理权力集中在学校,学院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主体,但权力不足,缺乏创新动力;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协调度不够,政出多门;各类建设项目和平台交叉重复,存在分配不公、效益不高等问题。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逐步扩大学院自主权,科学设计校院两级人、财、物的管理权限,推进学院经费包干、依法自主支配的试点;进一步明确学术组织的职能、运行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拓宽师生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完善职能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制定政策;做好专项统筹,整合各个建设项目和平台的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使用,努力推动学校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向更加科学的管理,从相对封闭的管理转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型管理。
我们相信,通过制度创新,必将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和发展潜力,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1日)
它山之石
【按语】:这些年,大学过度行政化、官僚化及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备受社会诟病。从根本上而言,这些问题的产生,跟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不顺,缺乏办学自主权和民主自由的学术风气紧密相关。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此,中南大学的改革已经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其对二级学院的全面放权,增加了学院的办学自主权;教授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委员会的设置,让民主协商的大学治理文化逐渐形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静悄悄的改革没有引起多大震动,是一场“以人为本,从人出发”的改革。
温 柔一 刀
---中南大学人性化改革探索
在2012年2月的中南大学教代会上,曾在教育部任职12年,主掌过教育部科技司、高教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新校长张尧学疾呼:“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也不要不发展的等待。”
会上,他畅谈人才队伍、管理体制等6大问题,涉及领域之广、力度之大,有教师惊呼:“这恐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上最激进的改革。”
这场改革在中南大学已进行了近两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张尧学早有的判断。中南大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氛围已初步显现。有些改革举措,成功地楔入到了大学原有的运行体制中;还有些举措,在潜移默化地消解着大学的沉疴顽疾。作为改革的主倡者,张尧学始终强调着这场改革的人性化,他经常把“既要发展,又要不搞内部斗争”和“既要少折腾、少花钱,又要让大家心情愉快”挂在嘴边。世纪之初的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曾被外界形容为一场7级地震,在他眼中,中南大学的改革是温情的,一点也不激进,是融冰而非破冰,下的不是猛药,而是温柔一刀。
一、对年轻人宽松了,对教授们严格了
外界对中南大学改革的解读,最耳熟能详的一点是,讲师必须离开讲台,教授必须上讲台。
对于新任的副教授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中南大学作了这样的规定:先做科研,评上副教授再教书。
中南大学改变了把教师横向切两块的做法,而是采取纵向分两段的做法:高级职称一段,中级及以下职称一段。
青年教师们原本担忧没有教学工作量,收入会少了一大块。但中南大学的改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增量改革,尤其在青年教师们的待遇上,增长明显。
“以前博士留校,安家费是7万元,现在10万元;以前是分批拨付,现在是一次拨付。”吴壮志说,工资也涨了两次,而且幅度比较大。
科研启动费的增幅更为显著。以前是5万元~8万元,现在是20万元,也是一次性拨付。
按照张尧学的想法,青年教师不上讲台后,“自己想干吗干吗,给他们的环境极为宽松,也不考核,混日子也行。我们就是提供一个平台,一个环境,一个即使你做不出来也没关系的发展机制”。
最终的大考还是有的,即外界俗称的“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校内简称为“2+6”:如果经过两年博士后和6年科学研究,还无法晋升为副教授,那么,只能选择转岗或离开。
中南大学的改革,给年轻教师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却给副教授和教授们加了压。
2012年,学校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为89.16%,用他的话说,“真正做到教授、副教授几乎都进本科生教室的,目前全国只有中南大学”。
对于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学校拿出了铁腕政策,既有“单罚”,也有“连坐”。
2013年4月,以李民教授牵头的中央党校高校改革发展调研组进驻中南大学,对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一规定,基于对师生员工的184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56.8%的本科生认为“效果很好,同学受益很大”。
对教授们要求更严格的另一个例证是,无项目、无论文、无成果的“三无”教授,将被停止博士生招生资格。学校规定,博导的认定标准是“四有”――有博士学位、有科研经费、有科研项目、有学术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科研经费,学校按照理工文医等学科门类设置不同的经费“门槛”,迈不过槛的,停招。
二、教授委员会:学会民主协商,共同管理
中南大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教授委员会。该校希望通过教授委员会,探索建立大学的民主管理机制,让大学的教师员工都来参加大学的管理,大家一起议事,一起决定学院的发展。
这是破除高校行政化的利器。按照张尧学的说法,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怎样解决?还是得靠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来解决”。
他认为,教授治校和教授治学不能在学校层面上实现,因为学校的学科门类太多、专业差异太大,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授们在一起很难解决问题,往往会议而不决。“但在学院和学科层面上就相对容易了,在学院层面上决定资源分配和学术方向等时,教授们都是小同行,对讨论的问题比较了解,相对容易达成一致”。
在改革之前,决定人事、学术、资源分配等事情时,中南大学的二级学院主要靠院务会和党政联席会来决定,院领导的个人意志起到了主导作用。教授委员会成立后,学院事务,尤其是跟学术相关的事务,主导权发生了位移。
2013年2月教代会上出台的《中南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条例》,从校级层面对教授委员会作出规范,该条例将委员会定位为“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咨询机构”,并明确要求:“教授委员会成员中在职院领导数不超过1/3,院长原则上不担任教授委员会主任。”
根据教授委员会的职责,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等事项必须由教授委员会研究决定;新任教师遴选、岗位津贴分配实施方案等事项,学院则也必须听取教授委员会的意见。
这一赋权,也使得教授委员会摆脱了“花瓶”、“摆设”之类的尴尬地位,真正能发挥作用。
张尧学坦言:“民主有一个学习和培养的过程,大学老师还不一定会民主。但即使他们暂时不会行使民主权利,也要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慢慢地学习,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会民主协商、共同管理。”
三、要触动灵魂容易,要触动利益很难
中南大学改革的一大方向是给二级学院放权,目标是“学校层面主要制定政策,操作和实施都放到二级学院”。
为此,学校全面放权,人事权、职称评审等都下放到学院。
最重要的放权,是津贴和奖金分配的权力下放。原来,学校教职工的津贴每个月先由学校发60%,剩下的40%年底再结算。改革后,由学校考核学院的整体业绩,然后根据教学、科研完成情况把全年的津贴和奖金发给学院,学院将根据个人的教学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决定下一年的津贴和奖金。
由于津贴和奖金远高于基本工资,因此,分配的公平性非常重要。
张尧学在学校改革动员大会上呼吁:“关于奖金和津贴的分配一定要全员参与,让大家都知道分配规则。大家怎么参与,我认为有两条很重要,一条是制定分配政策时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第二条是执行过程要公开、透明。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花些时间让教师员工都知道。”
他一再强调,这是一场温情的改革。“我没有想让一个人没地方去,也没有想让一个人下岗,只要是学校教职工,就都让他们跟着学校改革走。无非是改革成本大了一点,但有了稳定和平的环境,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比什么都好”。
张尧学说,凡是改革不成功,都是因为没有以人为本,没有从人出发,对人不温情,“对任何人,你都得尊重他们的现实”。
(摘自 人民网 叶铁桥 有删减)
报送:校领导
审核:高瑞龙 主编:周奔波 编辑:蔡冬冬
印数:15份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