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关注
● 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 找准定位加快地方行业高校内涵式发展
☆ 它山之石
● 高校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本期关注
【按语】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已经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为此本期特别选编了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内涵式发展和综合改革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
——以某省20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
(中南大学课题组 张尧学)
现今,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已取得良好成效,已经基本实现外延式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未来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了解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以及基本诉求,寻找有效促进策略,本课题组在某省选取20所不同类型、层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高校,对34位校长、书记或副校长、副书记及3位发展规划处处长做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现场访谈30位,电话访谈7位。根据前期非正式调研所获资料,本课题组制定调查问卷,让受访者选择与补充填写高校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考虑到调查问卷可能有覆盖缺漏,同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本课题组制定访谈提纲,让受访者就所提问题做开放式回答。根据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和访谈所获资料,本课题组厘清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消除制约因素和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外部因素较多,通过问卷调查赞同率排序和访谈意见梳理,本课题组发现:办学自主权不足、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科研与教学考核评价频繁、办学环境不够稳定是四大主要外部因素。
(一)办学自主权不足。所有受访对象都认为,没有办学自主权是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地方本科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主要体现在人事自主权不足和财政自主权不足两个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人事自主权不足,具体表现是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事评聘、人员辞退等四个方面缺乏基本决策权。
第一,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引进由省人社厅统管,程序复杂而死板。
第二,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使用上实行政府部门式定岗、定编制度以及任命方式。
第三,多数高校没有职称评定权,并且,职称评审条件规定死板,评价指标体系与过程规定不合理。
第四,高校没有辞退不合格人员的权力。
以上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高校招不到真正有用的人、真正有用的人不能安排在合适岗位上的状况。一些没有高等教育科研、教学和管理经历的人担任高校管理人员,往往采用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与高校其他管理人员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沟通与配合容易出现分歧。高校难以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博士、教授比例少,不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高校领导任免仅由省委组织部进行,容易导致高校领导只服从组织部、不服从学校领导集体以及学校领导互不买账的局面,在高校导致很大的内耗,严重影响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政府部门考核评价频繁且导向不科学
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在评价频次、评价导向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多种问题。
第一,考核评价名目繁多、频次过高。
第二,评价导向不科学。目前,政府或媒体以就业为导向看待高校多方面工作,这样做既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也不符合实际。政府和媒体将就业率不高归结于高校和学生本人素质,而不考虑社会发展状况和提供的职业岗位情况。
第三,评价机制不合理。首先,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拼命向省重点学校学习。其次,现行评价机制引导或迫使高校朝不符合学术发展的方向运行。如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多是行政领导获得,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有机会。最后,评价检查结果与学校评优评价挂钩,高校不堪重负。
(三)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在财政扶持方面,93%的调研对象认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够。
第一,生均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第二,生均经费因包含多种专项费用而变相缩减。
第三,缺乏对弱势或有特色地方高校的财政扶持。
(四)学校周边办学环境不稳定
超过半数受访者提出,社会公众对高校发展理解不够,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缺乏稳定的办学环境。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表现。
第一,校园内部社会环境混乱。
第二,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复杂。
二、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部因素较多,同样,通过问卷调查赞同率排序和访谈意见梳理,本课题组发现: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办学思路不明确、学校定位不准确和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等是四大主要内部因素。
(一)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被绝大部分调研对象都列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人员数量不足。90%以上的受访对象称,高校教学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其中教学人员数量不足是教学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另有90%的受访者认为,地方高校的生师比过高,这不仅跟学校自身条件有关,还与人社厅编制管得过严有关。
第二,教学人员整体质量不高。具体有三种表现:首先是优秀人才数量不足。主要是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或学科带头人缺乏,教授、副教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高校甚至难以引进博士、海外留学人员。其次是应用型教师数量不足。地方本科高校要面向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应用型科学技术研究,而有93%的调研对象认为所在学校应用型教师比例偏低。其三是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对教师的支持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而超过80%的受访校领导指出,由于对教师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有三分之二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高校内部制度与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党政关系不协调。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工不明确,都想管理学校重大事务,因意见不一致而形成矛盾;党委书记过于干预行政和学术事务,引起党政矛盾;党委书记不懂高等教育事务,按政府机构管理方式管理学校,引发党政冲突。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决策是少数服从多数,是投票表决制;校长是法人代表,负责高校行政和学术事务决策,是拍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责任。但是,多数意见认为《高等教育法》没有落实,因此,党政容易发生矛盾。有调研对象称:党政关系不协调使得高校陷于派系争斗,不能有效投放精力,无心思展开工作,阻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
第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限不明。学校没有严格规定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导致行政机构干涉学术事务,使学术机构向行政机构演变,或使学术事务按行政事务处理。一些调研对象认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限不明,不止是导致高校行政化,更严重的是导致学校官僚化和官场化。
第三,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不完善。多数调研对象认为,地方本科高校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从内部产生,存在不少空降现象;二是一些被任命者缺乏高等教育管理、科研或教学经历;三是副职任命没有征求现任正职意见;四是没有征求教育厅及教育厅党组织确认同意,推选权过多地集中在省委组织部。这极易造成校长和副校长关系不和,容易造成高校内部不和谐气氛,降低高校管理效率,从而影响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
第四,校内行政机构臃肿。非教学型机构过多、且不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受访者反映:地方本科高校校内行政机构按上级政府部门规定设置,不按学校发展实际需求设置;不必要设置的机构必须按上级政府部门要求设置,学校发展必须设置的机构又被卡得很死。机构臃肿,导致行政人员偏多,耗费学校大量精力与资金,已经成为高校重负。
需要说明一点,党政关系不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不明、校长与副校长任命机制不完善、校内行政机构臃肿等现象虽然是高校内部问题,但不全由内部原因导致,因此,不全是内部制约因素。多数受访校领导认为,它们既是内部制约因素,也是外部制约因素。
(三)办学思路不明晰,发展定位不准确
在办学定位上,80%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高校缺乏明确的办学思路,存在着定位单一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办学层次定位上,盲目求高。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追求所谓“层次高”,从专科升为本科,本科申请硕士点,硕士点申请博士点,不断攀爬。盲目求高是一种对自身定位缺乏理性思考的表现,使得地方本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摆脱自身历史传统和自身实际,不仅不能实现学校的目标反而失去特色。
二是发展方向不明确。具体表现是三个“不能确定”:不能确定是办成教学型高校、研究型高校还是教学研究型高校;不能确定高校服务是面向地方还是面向全国或者是更广范围;不能确定是全面发展还是特色发展。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地方高校逐渐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建设都不能与实际需求相吻合,失去建立应用型本科的逻辑基础。
三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办学理念和思路相同、层次定位相同、学科布局相同,这与发展方向不明确密切相关,同质化有较多危害或坏处。首先,很容易形成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局面。其次,很容易形成省内对人才的恶性竞争。最后,争办没有学科支持的热门专业,办学质量相当低。
四是还未实现观念专升本转型。一些高校,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升格为本科,教育观念还未实现专升本转型,对本科高校功能认识不到位。实际上,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尤其是刚升格的本科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都还停留在专科层次的水平和思维上。一位受访校长指出:“专升本的转型还没有完全到位”,“这是地方高校的短板,它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四)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足。超过2/3的受访对象称,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设置不完善,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上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评估流于形式,忽视课程内容的质量。在对课程进行评估时,往往选取一些对学校所有课程有利的指标,以实现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合格”的目标。
二是课程开发能力弱。虽然有2/3的受访对象认为地方高校应该拥有课程开发自主权,但是,其中有不少人同时认为二本高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普遍很弱。
三是专业无特色、学科水平低。专业缺乏特色,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专业没有学科支持,学科不能支持专业,因此,缺乏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局面是学校在办学理念、层次定位等方面没有鲜明特色造成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作为支撑,通过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应用型学科体系,发展特色型专业体系。
课程评估流于形式,课程开发能力弱,专业无特色、学科水平低,往往使高校课程同质化,并使课程体系同构化。有87%的受访对象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存在着严重同质化现象,课程体系也存在严重同构化现象,使地方本科高校不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中长期改革建议
为消除制约因素、特别是上述主要因素,有效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本课题组提出八项中近期(一至五年)改革建议。因为主要外部因素与主要内部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一些内部因素起源于外部环境,所提建议不再特别针对外部或内部因素分列,而是一并列出。
(一)依法明确地方政府部门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
地方政府部门应切实领会与落实《高等教育法》,发挥服务和监督功能。高校不是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不能像管理政府机构那样来管理高校。对于高校,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件大事。
第一,强化服务职能,做好地方政府部门该做的事情。
地方政府部门应努力做好学校迫切希望政府做的事情:为学校合理配备领导班子,营造公平、公正的办学环境,同时合理调控人才流动,从而真正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服务。
学校领导班子的合理配备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备地方本科高校校级领导班子。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着手探索建立“由校董会、校长、监督机构组成的治理架构”。在选地方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时,首先要配好两个“一把手”,应充分听取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意见,选用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担任校长、书记。
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统一地方本科高校的各项待遇,尤其是政治待遇和财政待遇,为他们营造公平公正的办学环境。在发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着力为各高校提供相同的晋升发展机会。为各高校拨款时,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变相不平等现象。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有力举措合理调控好高校之间人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动。秉承“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人才管理模式改革,培育相对稳定的优秀拔尖人才市场。
第二,合理监督,给地方高校以宽松的运行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减少过细、过严的行政管理方式,为高校提供宽松的运行环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控制下,地方高校长期处于“充满着约束变革力量”的体制之中,因此,规划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严重阻碍或伤害。政府部门可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以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系列指导性文件,如人才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科研评价标准等,改变以数量和外部条件为主的外延式指标体系,建立一种投入和产出相关联的良性互动机制,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产出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并以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财政方面,制定指导性文件,让地方高校自主支配生均拨款经费和各种专项经费。
第三,减少评估评审,为地方高校营造自主的办学氛围。
为避免高校疲于应付政府各部门的检查评估,政府应尽量减少评估,并减少对高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内部事务决策的不合理限制,使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培养和教育评估等方面拥有自主权。首先,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商合作,将现有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评估检查整合成综合性的评估检查。其次,逐步构建以学校自我评价、校友评价和中介组织评价三种方式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让学校享有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权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成立第三方评价组织,如省城地方高校联盟或协会等,让他们中立地、独立地定期发布评价报告。非官方评价声音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其三,减少教学质量促进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评审,将立项支持经费直接拨给高校,由高校自行决定立项经费配置事宜。
(二)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尽可能下放办学自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倡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赋予高校很大自主权。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下放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自主权。
首先,应放宽进人政策,简化进人程序,让高校自行聘用人才。其二,科学合理地设定编制及其比例,同时将用人的权力尽可能地交与高校。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各高校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对于缺编的高校给予及时的编制补充或缺编经费补贴。适度增加总编制数,适度放宽正副教授的职称比例,适度配给或增加科研编制数。其三,赋予地方本科高校充分的职称评审权力,让学校自行决定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条件和各级各类职务聘任标准,自主进行评聘。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建立高校发展及相关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高校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为高校提供咨询性通信或在线职称评审服务。其四,赋予高校辞退不合格人员的权力,让高校根据实际辞退不合格人员。其五,鼓励并积极支持高校进行编制改革。
第二,合理下放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的自主权。
首先,赋予高校自主使用教育拨款经费的权力,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宏观政策指导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其次,让高校享有自主收费并自主支配使用所收经费的权力,允许学校享有经费支配自主权。其三,让高校有自主制定薪酬标准与薪酬发放方案的权力,让高校根据各类各级人员水平与贡献差别自主确定和发放薪酬、尤其是业绩薪酬和贡献奖励薪酬。
(三)增加经费投入总量,加大对弱势高校和特色高校的财政扶持
在地方本科高校经费投入上,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达到三个基本要求:符合中央政府起点规定;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致;适应本省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保障生均拨款不低于1万2千元并且随本省GDP增长而增长。
按照国务院及教育部高校生均拨款要求,保障地方本科高校生均拨款经费不低于1万2千元(不含各种专项经费)。在达到中央规定标准的基础上,生均拨款还应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并且随省GDP增长而增加,即本省生均拨款在省市生均拨款排位中所处位置与本省GDP在省市GDP排位中所处位置基本一致。除增加经费投入总量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如投入产出关联机制等,保证各种层次各类型高校都获得应获资源,而不是让高校争抢资源。
第二,建立生均经费外的专款专用拨款机制。
尽可能将包含在生均经费中的各种专项经费剥离出来,在原定生均经费不变的条件下,根据各高校实际需求,以专款专用形式下拨,以增加各学校可支配经费总量。专款专用经费中,除原有项目外,还应该增加促进教师发展的科研经费(不同于教育厅科技处的竞争式评审的科研项目经费)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教改经费(不同于教育厅高教处的竞争性的、评审式的教改项目经费);增列专项经费不实行竞争式评审,按照高校发展需求拨付给高校,由高校自主决定立项及经费配置事宜。对于实在无法从生均经费中剥离出来的少数专项经费,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取消硬性规定,由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配置。
第三,建立特殊拨款机制,加大对弱势或特色地方高校的扶持。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地方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对弱势高校(如新升本科高校和非省会城市高校)和特色高校实行倾斜性的财政扶持。促进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如实验室建设、教学设备建设等,制定两个“五年”或三个“五年”扶植计划,使新升本科高校接近或达到老牌本科高校的质量水准,使非省会城市高校接近或达到省会地区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使特色高校能够成为全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具有独特优势的一流学府。
加大对弱势高校的投入扶持并不代表减少对强势高校的专门扶持;通过扶弱确保所有地方高校都能够在相同起跑线上获得同等发展机会,通过扶强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或学科领域内培育一流。两种扶持是并行不悖的,都是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必要举措。
(四)建立以政府治安系统为主、高校为辅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机制
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高校所在地地方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承担并有效履行这一职责。
第一,建立以公安、城管为主体,以高校为辅助的开放式校园治安机制。
学校周边与校内治安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处理,本来是政府治安系统的责任,而高校没有公安和城管执法权,在校园及周边治安维持上无能为力。应建立以市、区两级公安、城管为主体,学校保卫部门为辅助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机制。建议成立由市区两级公安承担主要责任、高校承担次要责任的校内环境治安办公室,并将该办公室设在高校附近市区公安部门。
第二,建立省政府牵头、省公安厅和教育厅等部门参加的高校社会纠纷裁决办公室。
高校不生存在孤立空间,而生存于大社会中,周边居民、社会机构、学生家庭等对高校正常运行都可能产生影响。扩建征地与拆迁中的利益冲突、新闻媒体与不良网民的恶意言论、由非学校因素导致的校园偶然事件等,都可能让高校卷入社会纠纷。一旦卷入社会纠纷,所涉往往要承担不应承担之重,耗费巨大人力和财力来化解纠纷。这类纠纷只有地方政府有能力依法处理,而成立由省政府牵头、省公安厅、教育厅等部门参加的高校社会纠纷裁决办公室是一种有效举措。实际上,处理高校社会纠纷,是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来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指出: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支持”,将“进一步深化学校治安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长期抓下去”。
(五)建立政府扶持、多种途径并用、多力量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除少数老牌外,多数师资力量较弱,其中二本高校,尤其是历史较短的二本高校师资力量甚至不能满足本科教育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靠高校自身努力,无法达到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政府扶持、多种途径并用、多力量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政府投入。
首先,加大促进教师发展的经费投入,设立科研、教改、师资培训、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专项支持经费。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高校才能让教师参加各种进修或培训,以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才能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和教学科研奖励基金,促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长;才能引进高水平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以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投入。
其次,适度增加总编制数量,放宽编制类型与层次比例限制。有足够的编制,有设置岗位的自主权,高校才有能力、有条件、有优势去聘用人才和留住人才。具体地讲,地方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重新核定编制,按“优秀”评估中国家规定的高校生师比与实际在校学生人数确定各高校编制总量。二是放宽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编制比例,增加较高层次教师岗位职称数量,主要是增加正、副教授职称比例,并充分下放职称评审权力。三是适度增加科研编制;增加科研编制有利于培养科研人才,提高学校科研水平,也有利于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流动。
第二,政府协调建立对口扶持机制。
由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多种对口扶持机制。首先是强校扶弱校机制。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协作和交流关系,由强校派优质师资到弱校支教支研,弱校派教师到强校进修深造。其次是强学科扶弱学科机制。在学科层面上,建立协作和交流关系,由强学科派人到弱学科支教支研,弱学科派人到强学科进修深造。
第三是强个人扶弱个人机制。
在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升二本高校设立支教特岗,吸引优秀教师支教支研,并在高水平知名大学建立进修或委培点,为弱校培养师资。第三,政府引导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制定引导政策与激励机制,促进高校聘用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兼职,扩大应用型教师比例;同时,促进学校派人才到联合企业进修,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进程。有调研对象建议,促进企业一线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兼职讲课,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还有受访者建议:政府要采取特殊政策,如减免企业税款等,促进企业反哺高校。
第四,建立针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
针对一线教师发展,采取系列激励、促进和保障措施,让教师有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价值的空间,以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设立面向一线教师的特别教育教学贡献奖励,设定省级各类科研与教学成果奖一线教师最低获奖比例,设定省级各类科研和教改课题评审立项一线教师最低立项比例,采取多种激励、促进和保障措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六)强化制度建设,处理好党委与行政、学术与行政关系
第一,进一步强化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责任分工。
要强化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责任分工,首先要真正落实《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高校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学校的核心人物,只有明确他们各自的责任,才能避免矛盾,才能领导学校高效发展。其次,要有省委与省政府联合文件,明确界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涵,明确界定地方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权力与责任。
第二,理顺校长和副校长的任命机制。
校长和副校长任命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有高等教育管理、科研和教学经历;二是副职任命征求正职意见并进行民主测评;三是征得教育厅及教育厅党组织确认和同意。针对高校领导人的经历和资质,有受访校领导建议:“尽快落实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推动大学改革’的若干精神,让教育家办教育。”“让教育家办教育”这一建议,几年前温家宝同志曾经提出过,最近国务院发展研发中心也提出过,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消除高校管理中的纯行政化倾向。
消除高校管理中的纯行政化倾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明确分工,让双方都不干预对方领域事务。二是去掉学校管理中的官僚习气,“破除‘官本位’观念”,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官僚习气或官场化习气,不仅让一些学术人员无法安心学术,还让一些学术人员向往官场,必须彻底清除。
(七)明确定位,增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政府部门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特色型发展路径。
政府部门要制定分类指导机制,通过分类政策、分类标准和分类建议等,促进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地方本科高校,在各自类型中与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将地方本科高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引导多数地方本科高校朝应用型高校方向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由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在教学研究型高校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省级重点应用型研究室,引导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科技服务。在教学方面,也由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设置一批有特色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聘请一批企业一线高管或高级技术人员到地方高校讲课,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第二,建立多样化高校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务实型发展方向。
对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高校的考核评估不能使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应发挥省政府教育统筹权,建立多样化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本科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形成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与制定发展策略。高校定位及发展易受政府行为影响,尤其是易受政府评估影响,如果政府评价使用统一指标体系并且给专业学科数、硕士点数、博士点数、院士人数等较高权重,地方本科高校势必不会考虑自身实际而盲目求高求大求全,走好高骛远的非理性发展方向。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走务实型发展方向,是促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培育立足区域、面向全省、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应以地方性作为逻辑起点,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门人才,全方位、多层面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具有健全的理念与良好的能力,这种理念与能力的培养,既要靠地方高校自身的努力,也靠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举措,因此,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地方本科高校继承自身传统,明确自身实际,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立足区域、面向全省、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能力。
(八)建立学科、专业与课程关联优化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第一,政府部门采取促进措施,建立优质课程共享机制。
政府部门采取系列措施,如政策支持与经费扶持等,促进高校精品课程及优质课程共享,以提升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整体质量,并减少政府和高校在课程开发上的人力和财力重复投入。
第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支撑,提升专业教育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以及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资源,提升专业教育水平。有受访者认为:“要搞好专业建设,必须搞好学科建设。没有学科支持的专业,培养不出好的人才。”
第三,建立应用型课程开发体系,促进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政府通过政策与经费支持,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鼓励设立交互式、启发式教学改革项目。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共同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其次,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高校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教授,将企业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理论较好地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再次,政府通过经费支持,促使地方本科高校建立一批应用型课程研究项目,建立一批应用型实践教学研究项目,加速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委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就本省20所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发展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张尧学; 课题组成员: 张尧学、张少雄、庞青山、姜国钧、曾山金、刘鸿、杨艳萍、陈媛、曹雪娇、毕倩、肖琼、梁晓、丁亚萍、熊欢、熊进)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 2014年第二期 有删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钟秉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增强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教育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愈加凸显
自1999年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在规模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上大学难”的矛盾得到根本缓解。在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办学效益亦得到显著提高;教育经费平稳增加;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高等学校的层次类型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迅速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上好大学难”的矛盾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愈来愈成为高等学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明晰办学理念,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
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高校内涵建设任务繁重
毋庸置疑,缓解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了缓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重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长期过程中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促进入学机会均等;三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增强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必须指出,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质量建设和质量监控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一方面,高等学校内涵发展任务艰巨,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逐步探索、稳步推进,而改革发展的成效则要在若干年后才能得以显现。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改革的关联度增加,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难度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高等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三、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和决定性因素,这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社会职业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对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大学生缴费上学后,其身份从过去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消费者,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教育收益率,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知晓学校信息、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民主诉求意识更加强烈。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权益诉求,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学生会、研究生会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权益申诉权,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其次,近年来大学生在改善教学质量及生活条件等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高校要直面学生的利益诉求,认真研究、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要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办学,及时消除由于教学和后勤问题引发的失稳苗头,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群体性公共事件的发生。
第三,近年来大学生状告学校法人的案例明显增多,而且学校败诉率较高。因此,高校在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对学生管理机制进行认真反思,系统梳理和修订学生管理的有关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其保持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自恰性”,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同时也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要跟踪和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科发展既高度分离又高度融合,学科发展综合化成为主要趋势。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学术资源整合,探索学科融合创新、跨学科研究和跨专业人才培养,这就必然涉及高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学科布局、专业结构、院系和科研机构的调整,也涉及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不断缩短,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一次性的终结式培养。如何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必须认真反思的重大问题。
再次,一些学科和技术领域在本世纪孕育着重大突破,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已初见端倪。高校必须在课程体系和学生知识结构设计方面体现前瞻性和系统性,为学生应对科技变革作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最后,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高校不能仅仅关注教师如何教,课件如何研发,而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第一课堂的改革,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六、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高校办学视野亟待拓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对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拓展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一,教师国际流动明显加速,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第二,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拓展。
七、励精图治,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带来的严峻挑战,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现代的教学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笔者认为,当前要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第一,科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确立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养成的角度明确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第二,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建立科学的专业体系。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专业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相宜;要完善专业准入、调整和退出机制,重视专业内涵的调整和优化;要建立有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为跨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平台。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要从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要兼顾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第四,重视能力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要处理好首岗胜任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个性化、多样化教学;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如基于问题的学习、研讨式学习、高峰体验课程、案例教学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倡导教学科研融合。
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呈“正效循环”效应,要重视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和课程新内容,开发新的教学实验,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吸收本科生早期参加科研,支撑特色专业建设。
第七,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要强化高校质量建设和质量监控的主体地位,提高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要进一步明晰质量标准,完善相关政策、规章和教学评价制度;要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考评,不断完善评价结果反馈和教学改进机制。
第八,营造优良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支撑。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氛围。
推进高校内涵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先导,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举措,以创建现代大学制度作为根本保障。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十一期 有删减)
找准定位加快地方行业高校内涵式发展
浦玉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地方行业高校当下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深挖资源、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激发活力为手段,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顶层设计,内涵发展
地方行业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要在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主要解决“为了谁”以及“如何发展”的核心问题。
必须始终坚持“人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引导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为主线,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度重视教师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必须始终坚持以“制度驱动与调控”为保障的方法论。地方行业高校除了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指标上对院系(教研室)有所要求外,还要在制度创新、文化建设上着力。
二、实施分类培养,创新育人模式
树立“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发展”的“跟进式教育”育人理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这是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理性回答,也是地方行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基础平台、选修平台为模块,文、理、工交叉融合,突出工程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比重,注重课程体系更新,注重教学方法和效果,就业竞争力。
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常州大学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以教学改革实验班为依托,创新培养思路与标准、课程体系与内涵、教学模式与方法,明确相应的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聘用机制、质量评价体系、学生流动机制、奖助学金激励机制等内容。
三、协同创新,提高服务能力
地方行业高校要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汇聚各方优势,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落实协同创新载体,积极申报协同创新中心。以中心建设为载体,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综合创新能力,促进内涵式发展。
面向行业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地方行业高校要以优势学科为主体,以提升行业竞争力为重点,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着力解决行业产业链中的急需关键技术,大力提升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面向区域发展,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地方行业高校要通过校校、校企强强联手,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辐射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地方行业高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教学与科研、人才与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平衡,以增强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培育优势及特色学科,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能力。充分发挥行业背景的优势,加强与行业的进一步联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盟。
四、运用外引内培,优化师资结构
地方行业高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夯实人才高原,倾力打造人才高峰,推进人才队伍由高原型向高原高峰型的显著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坚持高端引领,实施“三大工程”。包括:学术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动中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国际化视野拓展工程: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和进行博士后研究,每年选拔资助一至二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世界知名高校进行学习研修。积极资助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担任国外高水平学术期刊编委,支持教师在学术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合作关系。积极鼓励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向国际开放,共建科技合作平台,吸引海外学者驻地研究。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学校根据师资队伍状况,拿出专项资金,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选派一批教师分赴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训,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制度,学校鼓励学院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
推进分类管理。实施教学为主型、教学研究型、研究为主型的不同岗位发展平台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发挥专长。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建设一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错位发展、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让他们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按照有利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培养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别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相应的岗位数。
五、坚持分层推进,提升学科水平
地方行业高校必须统筹分析自身特色及优势,调整学科的主攻方向,坚持走重点突破、分层推进的学科内涵式发展之路。
强化学科优势。地方行业高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在人才引进、经费投入等各个环节重点倾斜,集中精力建设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学科,促使现有高水平学科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使其中的优势研究领域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优势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吸引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其通过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省内顶尖、国内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
突出学科特色。积极推进“学科建设333工程”,优先发展3个处于顶层的省优势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重点发展3个处于中层的省重点学科培育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相关学科领域,积极发展3个处于第三层次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和文科学科领域。全面构建以行业优势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为支撑,理科、人文和经管学科配套完善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完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体制,采取首席教授负责制,构建“核心教授+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以项目评审和立项管理的形式开展学科建设,优先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文科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立项建设。创新考核和学术评价机制,在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的同时,大力倡导科研道德,遵循学术规范,强化学术道德约束机制。在通过学科建设绩效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将学科建设情况与学院的年终考评直接挂钩,逐步构建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十期 有删减)
它山之石
【按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综合改革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协同创新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当前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促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的紧迫任务。本期选编关于华南理工大学高校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探索文章,以飨读者。
高校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探讨
——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蒋开球
高校协同创新究其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它必须打破高校内外各种壁垒,把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彼此独立的创新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充分释放各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各创新力量之间知识互补、运作配合、目标趋同、收益共享。要把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力量真正协同起来,关键还是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当前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促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的紧迫任务。
1、综合改革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
据报载,60%以上的“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1/3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均由高校承揽,高校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然而,作为协同创新重要力量的高校,目前普遍存在创新活动组织封闭、科技创新方向分散、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创新制度保障缺乏有效协调等现实问题。要想尽快形成与国家重大需求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合理、利益机制灵活、协同氛围浓厚、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没有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国际组织等的深度合作,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制度环境。
协同创新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来引导协同创新的有序发展,需要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协同创新不断推进,需要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来推动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亟需在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予以建立、健全和完善,必将带来高校在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有了统一的体制和完善的制度,协同创新才能催生科学的生命力;只有解决了体制、机制和制度问题,协同创新的推进才能有根本性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大高校综合改革力度,以改革推动协同创新取得新的进展,以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校是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窗口,蕴藏着无穷的改革力量和智慧。随着228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一系列专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在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有较高显示度的成效,最大限度地在教育改革的综合推进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2、协同创新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
2.1协同创新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协同创新是高校、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面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实行各方面力量的多元协同创新,利于高校突破原有的学科藩篱或条块分割。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可以是同一方面的多主体参与,也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多主体参与。协同创新有利于参与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挖掘潜力,不仅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还加强了高校与其他主体的联系,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如今,通过协同创新,加强了部际合作、部省合作,深化了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合作,鼓励了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大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类别,提高了办学综合效益。
2.2协同创新有利于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较弱,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相对欠缺,迫切需要拥有技术、人才等丰富资源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有力支持,然而,由于存在创新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产业企业创新服务的意识有待强化。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联盟),协调产学研用各方利益,利于改变现在创新主体各自为政、相对零散或者重复的研发模式,促进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明确高校与科研机构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及使命,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全方位布局、多角度支撑,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紧密联系。这种集成性的发展既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又激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热情。
2.3协同创新有利于创新拔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尽管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但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基于跨学科知识与思维的联合训练。这就要求高校和行业部门的协同推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深入合作,充分调动行业部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来。实践中,高校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建设开放、集成、高效的创新机制,与一流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国际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2.4协同创新有利于改变基层学术团队的运行机制
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不断涌现,许多困扰人类生存的健康灾害、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等都不能仅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学科内部各门类的协同创新,同样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需要高校与企业、与科研单位、与世界先进技术组织的合作协同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学术团队改变封闭分散及文人相轻、老死不相往来的诟病,突破局限于学院管理的弊端,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做到校级学术团队与学院层面组建的团队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校级团队侧重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大平台,旨在衔接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
3、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3.1坚持学术立校战略,优化学科结构,创新团队建设和基地建设,集聚内生力量,夯实协同创新基础
(1)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参与协同创新,整体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以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新手段。目前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高等教育也要转型升级,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必须引导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2)实施“兴华人才工程”,深化协同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是高校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
(3)高起点建设创新基地,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创新基地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要根据国家科研目标和社会科技进步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发展环境,构筑创新研究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平台。
3.2坚持开放办校战略,联袂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与国际组织,多渠道、宽领域、立体化地拓宽协同创新空间
(1)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建设高水平研发基地。高校要借梯登高、巧借外力,充分释放和有效集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才能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主体效能,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
(2)转变观念,联合培养,全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功的协同创新要能够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的专业化向多样化、系统化发展,促进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成长。
(3)触角前伸,重心下移,在服务与贡献中谋求创新发展。推动企业增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管理能力,支持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是高校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关键。
3.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与培育并重,增强协同创新力量
(1)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科技领军人物不仅在本研究领域深孚众望,而且能够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精心选择和培育科技领军人物是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捷径”。
(2)搭建科技平台汇聚高端创新人才。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挖掘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
3.4坚持文化兴校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形成支持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1)加强顶层设计,以“融入发展促发展”的理念助推区域产业创新升级。大学文化的精髓归根到底还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凝结与体现。
(2)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战略规划、模式创新和配套改革。
(摘自《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第四期 有删减)
报送:校领导
审核:赵光华 主编:周奔波 编辑:蔡冬冬 校对:王书丹
印数:20份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