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建设

专项建设

专项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项建设 - 正文

苏州大学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试点

发布日期:2012-07-13   浏览量:

2012-07-13     来源: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按照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务求实效的原则,系统设计综合试点改革方案,形成国家、省和校三级改革试点协同推进的局面。在国家层面承担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试点改革;在省级层面承担江苏高教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校级层面自主进行创新性改革试点,通过党政合力、上下齐心、重点示范、强化辐射,将各项改革试点向纵深全面推进。

  一、以国家试点学院建设引领学校综合改革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试点学院,已成为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特区。为此,苏州大学成立了“试点学院工作推进小组”,给予学院体制机制保障和特殊政策扶持。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共建,实行教授治学,强化创新实践,积极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服务区域产业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特色、导向明晰的分类培养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管理机制、学院内部管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和突破,初步形成了具备国际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产业化“三位一体”组织形式。

  二、以江苏高教试点项目集成学校改革平台

  苏州大学积极推进13项江苏高教综合改革纵向试点项目,在校内形成了“以改革促发展”的共识和师生共同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人才培养方面,以通才教育为基础,实施分类教学,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成全校113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的修订工作;以研究生院和“导师学院”为平台,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启动“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政策,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

  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2011年,4人成为“千人计划”入选者,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授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成为江苏省“人才强校工作首批试点单位”。与此同时,调整学科布局,强化重点学科龙头地位,促进学科交叉渗透,2011年新增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并着力将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卓越人才培养的优势。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6个国家级平台,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南通纺织研究院、苏州纳米研究院等多个校地合作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国外学生来校就读,设立“苏州中美中心”,推进滑铁卢大学CO-OP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工科专业认证体系,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纺织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等,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苏州大学章程(草案)》正向全校征询意见,草案进一步梳理了全校各类岗位职责,提出实行教授分类管理,推进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设计与绩效工资改革相衔接的校内分配制度。

  三、以学校自主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推行书院制改,建立敬文书院和唐文治书院。敬文书院参照牛津剑桥“住宿制”学院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学生为目标,实行公寓社区管理;注重“第二课堂”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注重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的培育;设立常任导师、学业导师、社区导师和助理导师,部分导师入住书院,与学生共同生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2011年首届111名学生入住书院。唐文治书院则借鉴传统书院模式开展博雅教育,注重“第一课堂”教育功能,课程设置打通文史哲,兼及艺术与科学;实行教授联合授课,部分课程双语教学;重视阅读、讨论、作业环节,鼓励学生用外文和古文写作,着重培养文科优秀人才。首批已招收30名学生。

  二是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S-UIPP即苏州大学“带薪实习”项目,在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成立了“苏州大学人才培训合作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企业提供资金和岗位,吸引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和研发;学校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各类项目的实际运营;昆山花桥镇提供政策、经费保障,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位一体”新机制,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初步统计,20116月学校就业率比上年提高了27.39%

  三是深化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由引进的特聘教授领衔,组建创新团队,按照国际惯例招聘人员,加强团队建设。学校组建了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国际型团队,软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研究、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等交叉型团队,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新能源等创业型团队,着力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紧密联系区域产业发展,推进高水平成果研发与孵化。

  四是实施“大部制”改革。经过4年试点,“医学部”和“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学校进一步推进行政部门大部制改革,组建了科学技术与产业部、人文社会科学院、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同时试行科研机构建制改革,以行政资源的统筹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

  五是建设中国首个境外高校。2011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苏州大学在老挝筹建“老挝苏州大学”,计划于20129月正式开学。

  在学校的示范带动下,部分学院自行踊跃开展各类改革试点,全校形成了改革试点的梯队效应,如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实施岗位设置和责任到人的相关改革,医学部药学院试行全成本核算和盘活资源的改革工作等。(选自《教育体制改革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