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西安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6-03-10   浏览量:

昨日,市政府印发了《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全力打造“品质西安”,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121”,实现“135”。“121”就是“一起点两高地一都市”,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135”就是“一率先三跃升五增强”,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经济外向度的三大跃升,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及绿色发展力五方面能力大幅增强。围绕总体目标,确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

经济实力实现跃升

人均生产总值达1.5万美元

实施“经济总量跃升计划”,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达到9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投资引领支撑作用继续发挥,年均增长1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加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地方财力持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5%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累计分别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5%;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至63%

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创新驱动长效机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6%;军民融合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全市技术成果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3%。

生态文明成效显著

森林覆盖率超过48%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发展主基调,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6%,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25.5立方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00万亩,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中省下达任务,森林覆盖率超过48%。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50家

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0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250家,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达到100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30%。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完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品质西安”内涵

经济发展品质

城市治理品质

宜居环境品质

对外开放品质

人民生活品质

政府服务品质

十大计划

经济总量跃升计划

产业竞争力提升计划

“互联网+”行动计划

全面创新改革推进计划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计划

新型城镇化推进计划

幸福城市民生改善计划

生态文明建设计划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计划

重大项目支撑计划

重点任务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

按照“优化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传统提升与新兴壮大并举,统筹全市产业布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推进计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军民融合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手段,深入推进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同步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自觉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重任,依托西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计划”,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优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城市文化新风尚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着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全面保障改善民生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幸福城市民生改善计划”,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市民群众。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绿色美丽新家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施新时期“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计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山、水、塬、田、城”生态格局,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西安。

推进依法治市 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依法行政,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治理体系为工作重点,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实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计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安居、社会安定。

发展的五个关键词

坚持改革创新

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深化改革作为激活动力、释放红利、推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为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到各领域,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重大体制性障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

把协调发展作为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内在需求。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大西安建设,推动西安与关中城市群协调发展,发挥西安在关中城市群的带动引领作用。优化行政区划,加大西安中心城区与副中心和城市组团、行政区与开发区等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均衡、发展协同的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

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优先选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积极营造更多的城市生态空间,不断提升西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坚持开放带动

把扩大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重构。把引资、引技、引智更好地结合起来,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提升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和谐共享

把营造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全力建设文化之城、遗迹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健康之城、平安之城、和谐之城、幸福之城的魅力古城。坚持“不求最大最全,但求最有特色,但求最有品质”。全力建设品质西安的经济品质、文化品质、素养品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市人民。

本版稿件由记者梁璠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