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

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交叉融合与第四轮学科评估“归属度”方法

发布日期:2016-09-26   浏览量:

  学科评估中的“归属度”方法,就是按一定原则划分成果、项目、人员归属于某单位、某学科的额度;成果、项目、人员涉及多个单位、学科时,各单位、学科的“归属度”之和应为100%,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成果和人员的跨单位跨学科问题,鼓励学科交叉融合。

一、学科交叉融合对高等教育转型改革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当前的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去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都明确高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作为重要建设任务。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乃至新学科的出现,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回顾2015年重大科技事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青蒿素被大众所了解,青蒿素的发现、萃取、分析和临床应用无疑是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协同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传统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就需要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而找到学术方向延伸和新突破口。因此,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这意味着高校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形成高水平科研内涵和高影响力的软实力服务于双一流的建设。

  另一方面,科学交叉融合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受前苏联细分专业、单学科发展观念和模式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的细分化和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取向,日益暴露出知识被隔离、学生片面化发展乃至创造力受到抑制等问题,使高等教育难以促进知识创新,难以适应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知识应用的综合化等新情况,难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抗衡力量,跨学科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基础与应用、知识与人格等方面取得平衡与和谐,也是高校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本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多处强调了“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等内容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已经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解决。这就要求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通过学科交叉来驱动源头创新,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以解决国计民生的复杂问题。而高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引领力量,就要不断深化协同创新,加强培养跨学科人才,努力汇聚各方面创新资源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新的“归属度”方法进一步鼓励学科交叉融合

  学位中心自2009年第二轮学科评估中首次提出“归属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除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的“跨单位”和“跨学科”的人员,按人事关系确定其唯一的单位和学科的归属;除一般论文以外的项目、高水平论文、获奖等其他“跨学科”的成果,则依据其内涵确属各学科的多少来确定其归属于对应学科的额度。这一尺度的“归属度”方法在随后的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继续使用。

  过去两轮学科评估的这一“归属度”方法解决了跨单位跨学科成果和人员的大部分问题,尊重了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之前的方法对一般性的“跨学科”人员和学术论文不能按归属体现在跨学科中,虽然其涉及的指标权重较小,对最后结果并不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但从学科建设实际看,通过评价导向认可跨学科人员在不同学科的分别体现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鼓励高校的协同创新,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归属度”方法上做了调整。在学位中心发布的《学位中心关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成果及人员归属说明》中,分别对成果、教师和学生的归属作了详细说明。新的“归属度”方法特别对涉及到“跨学科”人员和成果的归属较上两轮有所放开:成果的学科归属“原则上各项成果均可按‘学科归属度’拆分填写在多个学科”;教师的学科归属也可根据跨学科工作的实际情况“最多填写在两个学科”。这一归属原则的尺度的放开充分体现了此轮学科评估更加鼓励跨学科研究、跨单位间的合作与协同,更为科学地评价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总体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归属度”方法在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尊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重新审视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尤为重要。

(作者:钟之阳,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讲师、博士)